1/2
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传染性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存在疑惑,为此,我们邀请到了高子敏医生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乙肝是如何被传染上的。
高子敏医生在肝病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据高医生介绍,乙肝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分娩过程中,婴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等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从而被感染。此外,在孕期,乙肝病毒也有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为了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现在一般会对乙肝孕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在合适的时机对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接种,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也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当健康人输入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时,就会感染乙肝。在以前,由于血液检测技术不够完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现在,随着血液检测的严格把关,这种因输血导致的感染已经大大减少。但是,一些非法的采血、输血行为仍然存在风险。另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场所纹身、打耳洞、拔牙等,如果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上面残留的乙肝病毒就可能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性传播同样不容忽视。乙肝病毒可以存在于人体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在与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时,病毒就有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当双方的生殖器黏膜有破损时,病毒更容易侵入健康人的体内。所以,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乙肝通过性传播的风险。
除了上述主要的传播途径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密切接触也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例如,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引起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因为乙肝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当健康人使用了这些带有病毒的物品,并且自身皮肤或黏膜有微小伤口时,病毒就有可能进入体内。不过,这种日常接触传播的概率相对较低。
高子敏医生还强调,乙肝不会通过正常的握手、拥抱、共同就餐等方式传播。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一般的消毒措施就可以将其杀灭。
总之,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乙肝至关重要。大家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接触、性接触等高风险行为。同时,对于乙肝患者,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关爱,避免歧视。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乙肝,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